2023年如果还没听过AIGC、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些,那么就意味着你可能out了。毫无疑问,如今科技行业最火热的前沿概念非AI莫属,但用户都在用哪些AI产品呢?为了解答这个疑问,美国科技风投公司a16z特意对目前市场上流量最高的50款面向C端用户开放的AI产品,进行了一次排名。
根据a16z的解释,此次排名主要参考的是SimilarWeb截至2023年6月的网站流量数据,对于有App的产品则是以估算(方法为MAU乘以每个用户平均月访问次数)流量数据,并进行了加权。值得一提,该榜单中不包括无网页版的产品,也没有统计类似Midjourney等,需要依托Discord等第三方平台来运行的产品。
具体来说,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成熟的生成式AI,ChatGPT毫无疑问是这份榜单的第一名,它甚至占据了这份Top50榜单总流量的60%。位居次席的是Character.ai,这是一款主打UGC、且个性化的AI聊天机器人,与ChatGPT相比,Character.ai更注重人格属性,可满足用户社交、情感、陪伴、支持等需求。拿下季军的则是谷歌的Bard,它同样是一款通用型AI大模型。
整体来说,类ChatGPT的通用AI大模型流量占比高达68.7%,再算上位居第四名的Poe(Quora出品),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海外用户在体验AI产品时都是以尝鲜的心态为主,基本是蜻蜓点水式的体验,所以也使得通用型AI大模型更受青睐。毕竟相较于Runway这种专精于文字转视频的产品,或是Stable Disffusion这类文字转图像的工具,ChatGPT、Bard可谓是包罗万象。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ChatGPT、Bard、Poe显然是最合适他们体验生成式AI魅力的场景,即不需要进行本地化部署、也不用加入什么Discord频道,直接在网页上就可以使用,可谓是最简单粗暴的“所见即所得”。而这也是目前从国内的百度、阿里,到海外的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一致努力的方向。
反过来,大名鼎鼎的Stable Disffusion在这个榜单里则只能排到第三十六名,但这款开源工具堪称目前AI生图领域最有统治力的产品,通过它产出的优质图片在网络上可以说是满天飞。然而想要使用Stable Disffusion却一点都不容易,它需要完成本地化部署才行,还需要至少RTX 3060以上的显卡,要单独配置模型库、还要进行Lora(插件式微调),这一系列的要求就直接将想要尝鲜的用户拒之门外。
由于用户体验过于不友好,直接导致了Stable Disffusion与普通用户之间隔了一层纱。反观Character.ai,也是一款特化的生成式AI,其核心卖点是借助Character.ai用户可以“建立一段虚拟关系”。随着如今人类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当需求和欲望无法被满足时,便有人会寻求AI和机器人等替代品,这就是AI聊天概念走红的关键,其中的Character.ai就是表现最好的那一个。
更为重要的是,Character.ai本身的用户友好特质极为突出,用户不会创建自己感兴趣的虚拟角色也没关系,在它的网站上提供了一大堆其他用户创作的角色,甚至还有爱因斯坦、马斯克、扎克伯格、侃爷等各行各业的名人。其实Character.ai的出色表现只是一个缩影,如今AI聊天赛道的参与者在数量上仅次于ChatGPT这类AI助手,接下来才是以产出文字、图像、视频内容的AI生成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AI聊天产品和AI生成工具之间存在一个泾渭分明的分野,AI聊天产品由于主打的是“陪伴”属性,使得其更注重移动端,比如Character.ai在移动端的流量甚至是ChatGPT的数十倍,而AI辅助写作产品QuillBot、AI视频产品Runway的主战场则是PC端。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毕竟AI聊天产品的使用场景更私密,而AI生成工具更偏向生产力场景。
为了佐证这一结论,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在AI音视频赛道,直接产出成品的工具远没有编辑工具受欢迎。换而言之,AI聊天产品更强调娱乐属性,通常是靠广告业务来实现商业化,而AI生成工具则更强调“有用”,靠的是用户付费订阅来盈利。
最后的最后,AI产品有多么受欢迎呢?以这个榜单中排名最末的DeepSwap为例,今年8月这款产品共有696.4万次的访问。如果与传统的互联网产品相比,AI就显得有点虚火过旺了。将ChatGPT与目前主流的互联网产品对比,ChatGPT的流量规模和Reddit、Twitch在同一水平线上,但远逊于X、雅虎,更遑论YouTube、Facebook了。
总体来说,此次a16z的榜单为大家描绘了这样的一幅图景,AI产品在2023年上半年确实异军突起,但绝大多数用户的体验都还是非常轻度的。同时在整个赛道里呈现出娱乐性和工具性共存的情况,大多数用户虽然只是尝鲜,但也有一部分人发现了生成式AI在生产力方面的优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推荐阅读:“骁龙X”系列解析:不止新命名,更是高通的新希望
刚刚亮相的骁龙X系列,单单这个命名方式就让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