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脑细胞做成16核芯片,用Python就能编程,9个机构开展实验36所大学排队(ps4活体脑细胞)

AIGC动态欢迎阅读

原标题:活体脑细胞做成16核芯片,用Python就能编程,9个机构开展实验36所大学排队

关键字:生物,器官,处理器,神经元,人脑

文章来源:量子位

内容字数:0字

内容摘要:

梦晨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首个“脑PU”来了!由“16核”类人脑器官(human brain organoids)组成。

这项研究来自瑞士生物计算创业公司FinalSpark,并且他们宣称:

这种生物处理器(bioprocessor)的功耗比传统数字处理器低100万倍。

这些类脑器官是“活的”,已经做到能在系统中存活100天。

基于生物处理器,他们还开发了类似云计算平台的Neuroplatform,已向九家机构提供远程访问权限,另外还有36家大学课题组提出访问申请。

目前他们给教育机构的定价是:每个用户每月500美元。

在FinalSpark发表的相关论文里,还特别cue了一嘴大模型:

训练一个GPT-3,大约需要10Gwh,大约是一个欧洲公民一年所耗能量的6000倍。

推理以LLaMa 65B为参考,每天仅用于文本生成就要消耗4500亿-6000亿焦耳的能量。

随着AI模型参数指数级增长,AI应用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能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靠GPU算力能持续下去吗?

事实上,大自然早已给出了最优雅的解决方案。

人脑约有860亿个活动的神经元,却仅消耗约20W的功率

原文链接:活体脑细胞做成16核芯片,用Python就能编程,9个机构开展实验36所大学排队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量子位

作者微信:QbitAI

作者简介:追踪人工智能新趋势,关注科技行业新突破

0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