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硅模拟人脑,进度条走到了1/80(计算机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这是朝什么方向发展)

AIGC动态欢迎阅读

原标题:用硅模拟人脑,进度条走到了1/80

关键字:拟态,神经元,芯片,系统,神经

文章来源:量子位

内容字数:0字

内容摘要:

梦晨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猫头鹰的大脑约有11.5亿个神经元、1280亿个突触。

全部塞进一个微波炉大小的机箱——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神经拟态系统,英特尔Hala Point。

不过别担心,期间没有任何猫头鹰受到伤害,是用的硅芯片模拟生物神经元。

这种芯片效果如何?一系列数据说话:

执行AI推理负载和处理优化问题时,速度比常规CPU和GPU架构快50倍,同时能耗降低了100倍。

运行传统深度神经网络时,INT8精度运算的能效比达到了15 TOPS/W。(英伟达尚未发货的最新GB200 NVL72在INT8精度只有6 TOPS/W,当前的DGX H100系统约为3.1 TOPS/W)

用于仿生脉冲神经网络模型时,能够以比人脑快20倍的实时速度运行其全部11.5亿个神经元。

在运行神经元数量较低的情况下,速度可比人脑快200倍。

……

总之,这不是传统意义上拼峰值算力的那种AI芯片,能效比高才是Hala Point系统最大的优势。

据统计,仅训练GPT-3就耗电10GWh,相当于欧洲6000人一年的用电量,而随着AI应用的普及,推理能耗更是难以估量。

反观人脑,凭借8

原文链接:用硅模拟人脑,进度条走到了1/80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量子位

作者微信:QbitAI

作者简介:追踪人工智能新趋势,关注科技行业新突破

0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