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折叠屏引发差生的团结(折叠屏会降价吗)

经过多年的煎熬和努力,智能手机行业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繁荣时期。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2%,相较于过去,这个增长可谓是迅猛而显著。

春天,也是播种的黄金时节,手机制造商们一个个像老农一样,卷起袖子,撸起裤腿,把人工智能和折叠屏这两大利器结合在一起,思考着进行“交叉育种”。

当前的人工智能手机和可折叠屏手机,虽然各自展现了不少创新,但整体却未能引领潮流——人工智能手机功能多样,却未能激发用户热情;厂商投入多年发展折叠屏技术,却难以普及。这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每一种技术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并存的产物。”

在这种情况下,趁着赛道回暖的东风,将人工智能与折叠屏技术进行结合,或许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为智能手机市场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难兄难弟

智能手机时代,尽管行业整体被束缚,远不及功能机时代那般多样化,但在同质化的表象背后,也不乏诸多指向细分市场的产物,比如早年的美图手机以及游戏手机等。而折叠屏手机与AI手机,作为手机赛道近些年传播热门的新玩家,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接棒的角色。

1. AI折叠屏引发差生的团结。_图1

然而,自2019年三星携折叠屏走入广泛的消费市场以来,其颠覆传统智能手机的结构设计,一度被认为是智能手机的未来,可随着时间推移,折叠屏手机的光环逐渐黯淡——销量数据层面仍在取得增长,折痕、铰链、软件适配等方面亦在不断改进,仍然无法掩盖尴尬的事实:终端消费者普遍将之视作另一门类,而非智能手机的接班人。

因此,折叠屏手机并未引发淘汰直板手机的换机潮,市场实际反馈并不如预期。

人工智能手机尽管更富有“年轻”气息,但根据市场反馈,目前似乎走上了与前辈相似的道路。

最近两年间,各品牌AI手机及大模型纷纷亮相,苹果也加入其中,但据光子星球此前在各门店了解的情况来看,截至目前,消费者对于AI手机的兴趣甚微,更多关注的还是手机的基本性能、影像能力和外观设计。

而这,也直接影响了门店店员的态度——对AI功能的推介并不积极,售卖套路同之前别无二致。换言之,AI现阶段更多是锦上添花的增值功能,而非决定性的因素,亦未能大规模撼动主流直板机市场的格局。

因此,折叠屏与人工智能手机两个细分市场,肩负着相当相似的宿命。尽管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不断推进,但就销量而言,却未能完全兑现预期,市场渗透率依然有限。据TrendForce预测,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1780万部,仅占智能手机整体市场约1.5%。而考虑到手机厂商在折叠屏供应链与大模型方面投入的大量资金,故事或许正在走向一个难以为继的结局。

究其所因,手机发布会与终端市场巨大割裂的背后,是商业世界亘古不变的真理——用户需求是决定市场成败的关键。手机厂商不能用自己定义的“好”去强行覆盖用户认为的“好”。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不要试图教用户做事。

一个简单的例子,Kindle等电子阅读器既能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亦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但有许多人依然钟情于更加“过时”的纸质书的沙沙触感与真实的翻页声。

而折叠屏同样如此,部分厂商习惯性地将折叠屏与直板机做类比,自我陶醉,质疑折叠屏明明在轻薄、价格层面均已追平直板旗舰,为何用户还是不愿买单。

殊不知,直板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设计、功能和用户使用习惯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而折叠屏手机虽然在外形上突破了传统,但如果无法打破这种平衡,那么它注定只能成为市场中的小众产品。

即便是引领了触屏智能手机潮流的“iPhone时刻”,成功之处亦绝非单纯的滑动解锁,而在于硬件、软件与生态系统的无缝整合。而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变革,绝非单一技术突破所能实现。

AI折叠屏,意外获得成功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做生意需要一些运气,科技创新也是。

对手机厂商而言,当手中握有一枚硬币,还未知抛起落下后的一面是正是反的等待过程,该如何迈步?向左走,向右走?相较于二选一,将二者堆叠,既是所谓的“复合创新”,显然也是最稳妥、避免资源浪费的选择。

而折叠屏与AI,一个代表着硬件结构的创新,一个则象征着软件智能,看似毫不相关的两条技术路径交织在一起,却有如瞎猫碰上死耗子,似乎能产生相互促进的“化合反应”。

折叠屏手机因为要追求轻薄设计,与传统直板旗舰相比,在硬件方面通常需要做出一些取舍。例如在影像方面,受到折叠结构的空间限制,折叠屏手机往往无法搭载更大的影像传感器或者更复杂的镜头组。这使得折叠屏手机在C端市场上除了少数的“折叠”和“办公”等卖点外,显得乏善可陈。

通常,对一款产品而言,重要的不是查错能力,也不是改错能力,而是容错能力。而增加产品的容错度则必增加其冗余度,最后得到的往往是一个“水桶”,而不是一个精致的水杯。

而折叠屏机型,从某种意义上说亦是“水桶机”,各方面配置较为均衡,但除了折叠本身之外,很难在屏幕素质、影像能力、性能层面拿出超越直板旗舰的亮点。即便是折叠屏涉入较深的办公细分市场,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仅凭大屏这一单一优势,以及在OS中塞入一些工具化的办公应用,亦很难满足现阶段日益复杂、细分的办公需求。

在此背景下,AI起到了“放大镜”般的作用——人工智能对办公场景的改造不言而喻。通过AI,原本“四不像”的折叠屏,难以找到自身定位的情况,必将变得更加垂直,从而更深入商务办公市场。

1. AI折叠屏引发差生的团结。_图2

另一方面,折叠屏为当前的AI助手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这并非单纯物理层面的扩展,亦是人工智能应用功能与体验的延伸。当前阶段,诸如vivo蓝心小V、OPPO小布助手等智能助手,作为激活手机AI能力的“入口”,通常以浮动窗口的形式呈现。

这样的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智能交互的体验,但在实际使用中,AI助手的弹出窗口经常会占据屏幕的一角,不仅限制了视野,还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用户通常需要频繁在应用、文本和助手窗口之间来回切换。

这一限制在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中同样存在。例如,当用户试图将文心一言生成的祝福语复制到微信对话框时,仍需经历繁杂的操作流程,打断了用户的操作流畅性。

而在折叠屏上,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折叠屏为人工智能助手及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间,无需切换,也不会影响其他应用的正常使用。以三星AI折叠屏新品为例,其双屏对话模式,使得对话双方能够分别通过主屏和外屏查看AI支持下的实时翻译结果。

这既意味着,折叠屏与人工智能(AI)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并增强彼此的优势——折叠屏通过扩展屏幕空间,满足了AI手机所需的“空间”需求;而AI作为效率工具,则为折叠屏打开了进入垂直办公市场的大门。

同样的案例,亦发生在PC赛道。今年初,微软宣布在Windows PC键盘的右Alt键旁边,增设Copilot键,用以直达由微软AI驱动的Windows Copilot服务——要知道,Windows PC键盘上一次改变,还要追溯到1994年。

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日益强大,正在改变过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不再仅仅是被动的载体,而是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成为丰富智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当前阶段手机赛道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与折叠屏的结合可能成为各手机厂商共同探索的新话题。

尽管此番烈火烹油的产物,或许仍无法打入大众市场,但其所能覆盖的办公赛道,作为垂直市场具备着巨大的潜力。纵观消费电子行业,从苹果的MacBook系列、iPad Pro与Vision Pro,再到Meta的Oculus与微软的HoloLens,都曾将办公场景视作硬件销售的推力。

有如Windows系统早期,当空接龙用户使用率一度高于Word和Excel,可到了2024年,当空接龙不在了,蜘蛛纸牌也不在了,Word和Excel却活到了最后。

1. AI折叠屏引发差生的团结。_图3

另一方面,AI时代,智能手机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朝花夕拾——无论是高通还是联发科,都在以人工智能能力这一全新维度来宣扬其芯片,苹果更是直接更换了“前朝元老”,这意味着,影响手机行业多年的“性能过剩”正在成为过去,过去智能手机硬件和软件协同进化的逻辑或将重新回归。

而人工智能折叠屏,恰恰身处新的逻辑下的浪潮之巅。眼下,手机竞争的严冬正在逐渐结束,而机会就在眼前,人工智能折叠屏有理由分享其中的一部分。

只是,过去几年间在可折叠屏技术领域缺乏进展的苹果,自从其人工智能蓝图逐渐展开后,折叠屏技术的推进步伐正在加快。或许,其他手机制造商现在应该感受到一些压力了。

0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