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创业生态:
1、现在的生态有点像一个夹了块冰冻牛肉做馅的汉堡包,两头热,中间冷,大脑袋举大旗,创业者敲边鼓,投资人贪婪而胆怯;
2、或许等创业者逐渐收敛到最适合的组织方式,与几个超级个体达成联合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真的,不太需要融资
博龙补一句:
1、当一个63岁的壮年大哥开始扛大旗,其中历史的厚重感与关键人物的交锋与渊源都值得一读;
2、演讲开头关于“获取信息的边际成本开始变成固定成本”,可以延伸听一下播客【高能量】Vol43期,李丰在其中有丰富的历史层次展开。
3、记住这句话:未来,唯一有价值的是你有多大见解
博龙补一句:
1、Mission Critical容错率低的领域,特别需要垂直领域的模型做持续高质量的交付,基于这两个月的创业实践,很认可这一点;
2、现在大部分基于AI能力的套壳应用,都是Demo级别,产品交付级别的非常少,更别说让用户长期留存了
3、人们很容易把服务2.5%先锋用户等同于【做一个炫酷的玩具】
国内创业生态
陆奇最新演讲实录:我的大模型世界观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新范式的动力引擎: GPT模型体系将成为驱动新范式的引擎,自然语言处理在通用智能中起重要作用。 数字化平台的解剖结构:数字化平台由个人电脑、PC服务、互联网、云计算、AI、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生物基等构成。 数字化应用 – 大模型为先之下的“需求导向+三位一体”:数字化应用需求导向,以消费者、创作者、和企业三位一体满足人类需求。 技术推动:大模型技术契合人类需求,推动与广告、食品饮料等广泛应用。 产学研: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之间的生产力演变。 时代机会:基础范式的演变,从基础研究到市场推广。 源头创新:在源头最大化驱动创新,通过助力创业者推动科技企业发展。 自动驾驶应用软件:大模型技术在自动驾驶应用软件开发中具有可行性,可能做到低成本。 中国机遇:中国有机会迎头赶上,建立自己的GPT等模型能力,引导市场发展和大企业发展等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远望资本程浩:AI大模型创业的生死5问
文章来源:远望资本iVision 创业公司能不能做通用大模型:大厂(BAT+字节跳动+华为)在场景、流量、资金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创业公司在通用大模型领域的机会较小,但依靠创业团队实力与执行能力,投资这类创业项目仍有一定潜力。 通用模型 vs 垂直模型 :通用大模型如ChatGPT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但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和领域特定的应用场景仍然为垂直模型创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创业机会。。 开源模型 vs 闭源模型 :未来美国和中国每个国家都会有1~2个闭源大模型,剩下的都会开源,企业服务更倾向于开源模型以保护私有数据;云计算厂商作为开源模型的支持者,通过提供云服务获取利益,OpenAI也可能推出开源模型服务To B客户。 AIGC+ vs +AIGC :创业者选择AIGC+(以AIGC为核心扩展业务)还是+AIGC(为现有业务赋能AIGC)的决策取决于两点:一是AIGC在全业务流程价值链的比例;二是AIGC部分的护城河有多高。 To C还是To B,国内还是海外 :大模型市场分为国内To C、国内To B、国际To C、海外To B四个象限,其中国内To C偏向巨头赛道,需在夹缝中寻找爆品机会,但面临合规成本;国内To B赛道广泛,但天花板较低,需耐寂寞;国际To C逐渐成为红海,护城河较窄,面临巨头竞争;海外To B市场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和付费习惯,中国创业者以快速迭代为优势,有望在此领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