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划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出口的管制措施。(美国禁止人工智能)

5月8日,美国众议院一个由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组成的小组公布了一项法案。如果该法案得到通过,将使拜登政府更容易对人工智能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该法案名称为“增强关键出口海外限制国家框架法案”(Enhancing National Frameworks for Overseas Restriction of Critical Exports Act,简称“ENFORCE法案”),旨在加强对关键出口的限制。该法案旨在限制美国人工智能(AI)系统的出口,以防止外国竞争对手利用美国的AI技术。

法案中提到,“AI系统”是指人工智能相关的所有软件和硬件,包括人工智能模型和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相关的所有数值参数。

5月9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对此回应称,美国的行为是“典型的经济胁迫和单边霸凌行为,中国坚决反对”,并补充说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身利益。

据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提出这项新法案是因为对中国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水平感到担忧。自去年起,美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管制政策,包括限制高性能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要求美国云计算公司在给外国客户提供大模型训练服务时上报等。但担忧依然存在。

一位美国律师向《财经》表示,法案的提出者中包括了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和两党议员,且提出了被许多人认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理由,有较大可能性通过。

据媒体报道,据媒体报道,此次管制法案主要是针对尚未发布的美国公司模型,而不是现有模型。长期关注出口管制合规议题的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孜青律师告诉《财经》,目前尚未确定该法案何时排入众议院或参议院进行表决,因此法案的落地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此外,该法案主要赋予商务部权力,具体的管制实施和操作方式将由美国商务部在适当时候做出决定。

5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针对这一新管制条例表示:根据事实证明,中美经贸投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两国和两国人民都从中受益。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强行推行脱钩断链政策,对两国及全球的正常贸易投资往来和产供应链稳定造成冲击,这不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方的利益。林剑表示,美方应该切实履行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不阻碍中国发展的承诺,停止保护主义做法,停止对中国的科技封锁限制,停止扰乱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美国计划升级AI技术出口管制_图1

美国持续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措施

ENFORCE法案由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约翰·莫伦纳尔(John Molenaar)、马克斯·怀斯(Max Wise)和民主党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提出。麦考尔和克里希纳莫西是美国国会人工智能核心小组的成员,该小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政策制定者了解AI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并确保AI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创新尽可能充分地惠及美国人。

根据2018年的出口管制法案,美国商务部(BIS)有权停止出口用于创建人工智能(AI)模型的半导体及其制造工具。然而,美国商务部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权力来控制AI系统本身的转移。这就意味着美国顶级AI公司可以自由地将其最强大的AI系统出售给中国,甚至无需申请许可证。

因此,该小组成员称,新法案是对2018年出口管制法案的现代化改造,为美国商务部(BIS)提供明确的法律授权,使其能够灵活地对所涵盖的人工智能(AI)系统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同时不会损害美国的创新。

美国商务部负责监管美国出口政策。然而,根据现行法律,美国商务部在监管开源AI模型的出口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为开源AI模型可以免费下载。如果上述新法案获得批准,它将需要消除《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中包含的开源AI出口监管的障碍(只有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才可以实施商业限制),并授予商务部明确的授权来监管AI系统。

自去年起,人工智能(AI)大模型已经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美两国是最有竞争力的主角。大模型技术的爆发让美国初创公司OpenAI估值一路上涨至超过800亿美元,不到一年时间涨了3倍。微软通过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投资,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中国科技界也在积极追赶,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华为等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已经参与其中。仅仅一年的时间,中国涌现出了6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兴大型模型相关的独角兽公司,其中智谱AI的最新估值已经达到200亿元。

这一次的AI系统出口管制是此前美国科技制裁政策的延续,旨在限制对特定国家或实体的人工智能技术出口。

第一波是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禁令。2022年和2023年,美国两度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极度依赖高性能的AI芯片,2022年下半年开始,英伟达GPU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一路上涨。

2024年3月,美国再次升级芯片出口禁令,表示将对中国出口的人工智能(AI)半导体产品采取“逐案审查”政策规则,全面限制英伟达、AMD以及更多先进的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售往中国。

在芯片禁令实施后,许多中国科技公司开始积极储备芯片,并且大量采购各种云服务,包括微软云(Azure)、亚马逊云(AWS)和谷歌云等,以满足训练大型模型和其他高算力需求的业务。

2023年10月,拜登政府签署颁布《关于安全、可靠、值得信赖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其中提到“美国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商在与外国客户进行交易时,需要向商务部提交报告”。

今年1月,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公开表示,尽管存在芯片禁令,美国云计算公司的数据中心仍在使用芯片提供服务。她提出了限制外国客户,特别是中国客户使用美国云计算厂商的服务来训练AI大模型的计划。她表示:“我们不能允许中国或其他我们不希望的玩家使用我们的云服务来训练他们的模型。”

再加上最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开源管制措施,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希望实现对芯片、云计算以及基础模型的多重管制效果。

美国计划升级AI技术出口管制_图2

影响几何形状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中国大型模型产业对于美国科技公司的依赖依然存在。在算力方面,大型模型主要使用算力进行训练和推理。训练环节是通过使用大量数据,并不断调整参数,以提升大型模型的能力,因此需要更高性能的算力。推理环节则更注重验证,即输入新的数据或任务,并得出结果,以验证大型模型的能力。推理环节更加注重算力的低延迟属性,对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

许多中国科技公司会将训练和推理过程分开处理,以优化成本和效率。一般来说,训练阶段会使用美国公司的云服务,而推理阶段则会使用国内的计算资源。

据《财经》了解,尽管此前有云服务管制要求,目前依然有许多中国公司在使用美国公司的云服务,或者选择在海外建立数据中心来训练AI大模型。然而,这种监管措施对产业产生了直接影响。一位美国云服务供应商的代表告诉《财经》表示,产业界感到不确定性,因此即使政策并未完全限制,仍然会让一部分中国公司在选择美国云服务供应商来训练大模型时存在很多顾虑,从而放弃使用。

一位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告诉《财经》,目前中国的GPU集群与Azure和AWS之间存在一些差距,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迎头赶上。此外,对于大型模型相关的数据管制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来看,高质量的知识型数据主要集中在英文数据上。“中国的大型模型产业需要重新思考技术发展的路径,否则很难避免被制裁的局面。”

在开源模型方面,中国不少科技公司的模型是基于Meta于2023年2月发布的LlaMA(低延迟机器学习算法),以及2023年7月发布的LLaMA2(低延迟机器学习算法2)。

今年4月18日,Meta发布了两款开源模型——Llama 3 8B与Llama 3 70B,供外部开发者免费使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两款模型具备出色的性能,被认为是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开源模型之一。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模型开发出与GPT-4相媲美的大型产品。

此外,中国还有一些大模型是通过使用GPT-4生成的数据进行训练。一位来自大型科技公司的AI技术总监告诉《财经》杂志,这种训练方式的原理是利用高级模型来训练低级模型。大模型的训练需要高质量的数据,而使用GPT-4生成的数据可以降低数据处理的成本,因为这些数据的质量大多比网上的数据库要高。

因此,如果新法案实施,对于美国所有的大模型都增加限制,会直接造成国内部分科技公司训练大模型的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一位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士告诉《财经》,针对人工智能(AI)的出口禁令并不可能完全将大型模型的出口封锁死,就像芯片禁令之后出现了一批通过倒卖英伟达芯片发财的“倒爷”,该禁令也可能会催生一批通过搬运大型模型致富的群体。他认为,政策的实施会产生实际影响,但也不能忽视一些人故意放大中美AI博弈的影响,“靠制造对立和焦虑来赚钱的人太多了”。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美国对华限制人工智能(AI)出口加剧,中美之间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分歧会越来越大。分裂的市场不仅不利于人工智能技术整体上的发展,且使企业开展业务变得困难,并进一步加剧中美供应链之间的隔阂。

0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